八重山綿狹的歷史
產自石垣市與竹富町的「八重山綿狹」,是以棉為原料、採平織法織成的織品。最大的特色便是隱喻「生生世世直到永遠」的五方格和四方格圖樣。這乃是取自日文的五和四音似日文的「天長地久」和「直到永遠」的諧音。
最初原本是女性送給愛慕男性的全藍腰帶「綿狹帶」,直到近幾年都有「八重山綿狹」就是源自於竹富島這款腰帶的說法。
關於碾磨機的起源並沒有明確的記錄;15 世紀韓國人漂流到與那國上岸的記錄顯示當時並沒有棉花原料。
就記錄而言,棉花原料於 1642 年抵達八重山地區,距今約 400 年。
14 世紀至 16 世紀中葉琉球王國的大貿易時期。各式各樣的商品從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東南亞及其他許多國家被帶到琉球群島。
沖繩的染織引入了日本、中國、韓國和南方國家的各種技術、材料、顏色和設計,或受到這些技術、材料、顏色和設計的影響,建立了適合沖繩氣候和人民情感的獨特世界。在眾多的工藝品中,這種影響肯定可以在染織領域中找到。
我們主要的產品大致上可分為和服腰帶與加工製品,另有流行服飾和室內裝飾等等,有多種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。
八重山綿狹的特色
綿狹織最大的特色就是隱喻幸福「生生世世直到永遠」的五方格和四方格「絣模樣」圖紋。※「絣」是織法中的一種,以預先染好用來編織圖紋的經線、緯線或兩種併用的織線編製的圖樣也就是「絣模樣」。